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杂家文苑

陈迅工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[原创] 古诗词理论目睹之怪现象  

2007-06-21 18:40:00|  分类: 论 诗 译 诗 [专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古诗词理论目睹之怪现象

文/陈迅工

讲平仄,讲格式,是律诗和词的主要特征,也是古诗词的精华所在。然而在历来古诗词理论中存在许多似是而非、自相矛盾,甚至随心所欲、信口开河的地方。放下韵、词先不说,看看律诗之怪现象。

律诗除平仄基本格式(或称公式),还有不少格式以外的规则,如一三五不论、孤平拗救、三五互换、出对互救。矛盾从这里展开:

一、“一三五不论”实际上完全被架空。因为强调的是两个修正:一不允许“犯孤平”,二不许“三平调”。

二、“不允许犯孤平” 实际上又被否定,因为强调的是“孤平拗救”,不但允许,而且提倡,“相当普遍”。 

三、允许甚至提倡“三、四字互换”的“变格”,再一次否定了“二四六分明”。

四、“出句与入句互救”,实质系孤平拗救的延伸,又一次否定“二四六分明”。

五、既标榜基本格式(公式),又极力歌颂变格(拗救)。这一矛盾已相当分明,又来一个“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”:“广互救”和“避上尾”。

顺便提及:关于“对仗”和“不重字”,不存在自相矛盾。

六、古诗词理论中还有一节“如何看待前人诗作中非律现象” ,包括1并非律诗,而是古风;2律诗形成初期,格律尚不严格;3作者败笔和传抄之误;进一步把人们推向矛盾的深渊。

关于1,律诗与古风的区别,这里基本上没有矛盾的地方。

关于2“尚不严格”,本来否定之义,却被吹捧到极致。失粘失对,被称作脍炙人口的好诗。请看:

“王维那首《渭城曲》因为太著名了,有人把这种失粘的七绝称为阳关体” “有些非常著名的仄韵绝句,也是失粘的,如孟浩然的《春晓》” “所以…既不应因此对前人意境高超的佳作作消极的评价,更不应以早期存在的…不规范现象为借口,而在今天的创作中违律”

关于3“败笔”,“正如高明的军事家也会有犯错误的指挥…一样,高水平的的诗人仍难免有有疏忽,有败笔” 等等,等等。

读到这里,怎么看怎么想,眼前一片茫然,只剩下12个字“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”。

于是得出结论兼谬论:只要是名家、名诗、名句(三名),什么格律不格律,统统可以不要;非三名者,如果稍微有点违律,破格,对不起!再好再妙的意境,也白搭。因为这里:有章不循,无章可循。

如果以往的名家名诗名句,历史上约定俗成,由于各种原因已形成定论;那么现在、今后的名家名诗名句又在哪里?怎么形成呢?

[200706021]

 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08)| 评论(1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