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杂家文苑

陈迅工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  

2017-05-01 16:06:39|  分类: 外 地 旅 游 [原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[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

“鄂汉榕三地行系列行之4”

陈迅工/文图 201700430 

(续上)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,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米,最低398米,平均海拔1700米,3000米以上山峰有6座,被称为"华中屋脊"。神农架2016年7月被正式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神农架:保留了中国中部最大的原始森林,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三大区域之一;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,为大量珍稀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,是世界上广泛引种的园艺物种原生地。

上古时代,六合八荒,人类尚生存于高山莽林之中,百花并毒草同食,疾病与瘟疫横行。炎帝神农,这位被视为中华民族始祖象征的上古部落首领,亲入密林大川,尝百草、播五谷、架木为梯、救民疾夭,远古的人们自此扎根于大地。当年炎帝神农尝百草,继而演绎出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,神农架中草药资源之丰富,不言而喻。3700多种植物中近3000种具有药用价值,可谓当之无愧的中草药王国。在巍然耸立的神农祭坛前,我三度低头肃立,在三个地方足足瞻仰了6分钟之久,以表达敝人对这位华夏始祖由衷的崇敬。

以“华中屋脊”为中心的神农架生态旅游区,有原始洪荒神农顶,云中湿地大九湖,科普体验官门山,炎帝文化神农坛,巴人部落天生桥,猎奇探秘的天燕垭,自然奇观、科考探秘、天人和谐,合为一体。这里,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推荐为“人一辈子不得不去的地方”,被《环球游报》等媒体评选为“最值得域外游人去的中国50个地方”之一。褪去神秘、神奇的外衣,今天的神农架,以最原始的生态文明,吸引着闹市中无数做着田园牧歌梦的人们。

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,“山脚盛夏山顶春,山麓艳秋山顶冰,赤橙黄绿看不够,春夏秋冬最难分。”据说板壁岩一带素以野人出没和箭竹石林倍受游人注目。湖北日报今年2月报道:“海拔3000米的神农顶在一场大雪过后,惊现如梦似幻般醉人雪景。雪松、雾凇、冰凌银装素裹、晶莹剔透,宛如童话世界,引得游客驻足流连。”两个月过去,该报2月13日报道的这条消息,今天4月11号依然有效。

现在,银装素裹、玉树琼花的北国冰雪世界,乃敝人亲身所历,亲眼所见。当我将神农顶玉树琼花的照片发往亲朋时,我髪小珞一叶题联相赠:“仙翁巡视神农架,催得雪融树吐芽。”远在广东中山的孩子激动的回复:珠三角已经开始穿短袖了。孩子还问我有没有感觉气喘,答曰:就跟我快步上家里11层楼梯差不多……

三峡大瀑布(原名白果树瀑布),自宜昌往神农架探秘的必经之地,国家4A级旅游景区,"中国十大名瀑"之一,世界上少有的集峡谷、溶洞、山水、化石为一体的国家级地质公园,以山青水秀、洞奇瀑美著称。走进景区,眼前犹如展开一幅山水画卷,林间穿行,可以尽情呼吸负氧离子。今天,我两同年轻人一样零距离穿越瀑布水帘,亲身感受到孙悟空当年花果山的畅快。

据说与享有“中国第一瀑”之称的贵州黄果树相比,三峡大瀑布还高出30米,水量更充沛,气势更雄伟。但见薄薄的水雾,依山而下,洒落潭中,宛如仙女散花。在水潭尽头,还有另一个令人称奇叫绝的自然奇观——泰山大佛面像。巨石上的大佛慈眉善目,神态安详,面带微笑,大口微张,似乎在为游客赐福。

在长约5公里的峡谷中,绝壁夹天,深潭无底,飞泉竟悬,气势磅礴,主体瀑布清泉自陡峭山崖飞流直下,水天雾海,蔚为壮观。群峰峙立,重崖叠嶂,崖间仅四五米宽,仰头望崖仅见一线天光。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,数十米高的水雾,随日出日没瞬息万变,时而银珠腾空,时而七色彩虹。这彩虹今天让敝人有幸看见了,当时我正在桥上。由于瀑流轰鸣声掩盖,当我呼唤同伴,同伴还来不及回头的时候,彩虹已经消失或转移。

在景区门内一面墙上有一专栏叫“湖北兰亭三峡大瀑布诗会集锦”,敝人搜索得知:2013年4月19日,宜昌诗坛的“兰亭集会”——三峡大瀑布音乐诗会在晓峰神农驿站宾馆举行。活动现场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,近60位宜昌著名诗人、作家出席盛会。极具艺术感染的现场氛围,演绎了宜昌文坛最风雅的年度盛事,央视新闻对此作了报道。

跟团导游是峡州集团海峡国旅的两小伙,给人印象不错,尤其是解说,深入浅出引人入胜。散客拼图的队友幸好没人拖后腿,所以提前二三小时抵达宜昌站,车票改签,提前返汉口站。敝人不小心吃药过敏,嘴唇肿了两天,有点像猪八戒,第3天才恢复到沙和尚的水平。

“恩施峡谷走,雪地探神农。祭坛肃穆立,穿瀑若悟空。”一首五言概括了敝人这一程经历。

 
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
[原] 恩施峡谷走 雪地探神农(下) - 陈迅工 - 杂家文苑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02)| 评论(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